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十三章月下玄机 (第2/2页)
铁还需自身硬,求人不如靠自己,王浪军暗自盘算着。 老朽知道了也不及公子牛气,袁天罡一阵苦笑,微微摇头,抚摸着白胡须说道:“公子洞察秋毫。 不但把飞鸽联系到皇后遇袭之事上面,判断出这是一场阴谋诡计。 而且提前一步安排我们带人勘察取证。 让我们发现了塔顶上的作案证据,以及发现郑大人带领衙役赶到案发现场。 但他们来的太快,暴露了他们的不良动机。 他们若是事先毫不知情,至少需要消耗一倍多的时间,才能从京兆尹府衙赶到慈恩寺案发现场。 结合公子设计诱敌,相继引来了张李二人与狄家人入瓮,唯独迟迟没有诱来主谋者的兵卒。 主谋者来不了了,或是在远处观察,发现时机不对按兵不动。 导致公子断定主谋不会出现,搀扶皇后登上塔顶。 以皇后粘血书写的懿旨绑在羽箭上射到墙外,引起了值守在慈恩寺院墙外的侍卫长的主意。 侍卫长看见懿旨不敢违令,带人拦截尉迟将军,上演了一队侍卫染血护送药材的戏码。 导致联合谋反的大人、以为背后的主子发动政变了,为了他们未来的前程,展开雷霆行动,逼宫篡位。 不曾想,他们中了公子的火上浇油之计,热血自燃了。 变成孤军作战,遭遇大军内外夹击。 以及公子居高临下的点射衙役,一举摧毁了他们的叛乱行动。 战后,他们不服气,不甘认输,骂骂咧咧的。 但他们在老朽按照公子的谋略说出了他们兵败的疑点,失误之处,他们对公子恨之入骨,但也供认不讳。 包括那个恩芜禅师,他自称为玄奘报仇。 接受了一位神秘人的邀请,安排寺内的和尚锯断了慈恩塔上的木柱子。 直接帮助谋反者制造事端,失败之后咬舌自尽了。 临死前,他还在念叨着玄奘,玄奘的,说不清楚。 玄奘去往天竺取经去了。 这件事恐怕与皇后有关系,外人不得而知。 皇后当着皇上的面,承认自己想出了诱敌入瓮等计划。 并且把最后的血诏诱敌之计,一力承担下来。 唯独没有提及木板传信之事。 而那木板上的字迹早已消失不见了。 皇后分明是在掩饰什么? 迫使皇上疑惑不解,有所猜疑,与皇后发生了分歧。 最终闹得不欢而散,皇后赌气闭门静养去了。 皇后临走之际托老奴向公子致歉,未能给公子办下一处清净之地开办作坊。 不过公子让皇后救助姜婉婷的事正在追查之中。 只是涉及姜婉婷的主谋,没有人知道,包括郑、李张三人都不知道是谁? 他们声称见过印有太子印玺的诏书,按章办事。 可是太子对此事一无所知,印玺一直带在身边,不曾离身。 结合搜查嫌犯的府邸,发现了一份印有伪造太子印玺的诏书。 这份伪造的诏书,让太子安然脱身,但整件事就变得扑朔迷离了。 主谋者至今查无结果。” “只怕未必,不是查不出来,而是某人不想查。 以免查到自家人身上变成丑闻,贻笑大方,故而不往下查了。 但那位一定会杀人泄愤。 只是他还抓不到本公子的把柄,恨本公子又能怎么样?” 没想到整皇帝的感觉还不错,王浪军环视全场人一眼,摸着下巴笑道,试问天下还有谁比本公子更牛气的? 本公子把皇帝当小孩摆布,管教,而且给皇帝戴帽帽… 敢这么说话的人,天下第一,袁天罡长见识了,既担心又兴奋的说道:“公子说的没错。 皇上雷霆震怒,根本没有审问谋反之人的意思。 直接让小德子传旨,把郑,李二人,小权子,狄家与涉嫌谋反的人一一斩首示众…” “啊,祖父,狄家人…” 怎么会这样?狄韵一惊遍体颤抖,流下泪来惊呼出声,摇摇欲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