阉党二世祖_第二十九章 启动资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九章 启动资金 (第1/2页)

    马铖端着装满白糖的海碗走在后宅的小巷中,总督衙门的后宅原本就不大,只有前后五六进院落,马铖老娘顾氏和老爹马士英住在倒数第二进。

    马铖来到老娘屋前高声喊道“娘,儿子来了”

    屋里顾氏的声音笑道“我儿进来吧”

    这时有丫环掀开门帘,马铖低头进入屋内。今天屋中陪伴老娘的只有大嫂张氏一人,其他都没人在屋。

    马铖先给老娘行了个礼,顾氏笑道“你小子在前院搞什么弄得满院子都是甜香”

    马铖笑着将手中的海碗送到老娘面前“娘亲,您看这是什么”

    顾氏持掌家业,对柴米油盐这些东西很了解。看到马铖送到面的碗中一片雪白,还以为碗中装满了上好的雪花精盐。

    顾氏皱眉看着马铖,满心痛惜的问道“儿啊,你不读书都在捣鼓这些东西”

    雪花精盐虽然价钱很高,但是销路也小的很,除了一些大户人家会少量采购外,普通人家根本不会买这些精品食盐,那种一分银子一百斤的大包海盐才是普通人家的常备品。顾氏掌管家族商帮,自然对食盐这种东西了解的很深。

    马铖看顾氏生气,赶紧嬉皮笑脸的凑了过去“娘,这可不是盐,你尝尝这是什么”

    顾氏耐着性子用小指头沾了些这种白色晶体,然后放入口中,马上一股甜味传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嗯这是糖儿啊,你那买的这么白的糖”

    现在市面上的白糖都是福建、广东的糖厂所产,明代制糖主要使用黄泥淋贯法,再加上明代制作工艺不完善,所以就算经过十次过滤的白糖也不是纯白色,只是乳白色。

    马铖使用的方法已经加入基本化学知识,通过化学反应让饱和溶液中的杂质沉淀,在经过木炭吸附,自然做出来的白糖更胜一筹,最为主要的是经过化学方法制造的白糖没有土白糖那种微涩的口感。这也是没办法,物理办法是不能百分百去除异味的。

    马铖听老娘问自己,眉开眼笑的说道“这白糖甜吧,主要还没有异味,这是儿子弄出来的”

    马铖原本以为老娘听自己说能高兴,但是哪知道老娘听马铖说完后恨铁不成钢的骂道“儿啊你怎么能自甘堕落去学这种东西你难道要气死为娘吗”

    大嫂张氏在边上看向马铖的眼色也变成了不屑,马铖瞪了大嫂张氏一眼,然后问道“娘,这可是一条来钱的路子,儿子准备”

    马铖刚要将自己宏大的理想说出来,哪知道被顾氏打断“闭嘴,你现在马上回屋读书还有为娘要见见的你那个侍妾,为什么看着你胡闹也不管一管”

    在明代社会地位最高的当然是读书人,第二位是农民,第三位是工匠,最后一位才是商人。马家世代都是读书人,到了马士英这一代还出了两个进士,在贵阳可是一等一的书香门第。

    就连马士英的儿子马銮,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,要知道马銮可不是在贵州中的举,而是在南直隶。南直隶这里向来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,因为南直隶文风鼎盛,在南直隶中举难度可不中进士简单多少。正因为马銮年纪轻轻中举,宁波张家这种大士族才能将女儿嫁给马銮。

    马銮读书这么厉害当然是父母眼中的希望,可是顾氏对废物二世祖马铖也没有完全放弃。虽然马铖小时候不读书,长大游手好闲,但是谁叫马铖有一个好爹呢

    明代仕途分为三种,第一种是吏员升上来的官员,这种官员主要集中在开国时期,因为那时候读书人很少,但是国家还需要官员治理,所以朱元璋大笔一挥,让普通吏员也具备了当官的资格。不过这种制度只是权宜之计,到了帝国中期,通过这种制度升上来的官员基本绝迹了,正途科举上来的官员都没有实缺,你一个事业编出身的还想当官别做梦了

    第二种当官途径就是科举正途了,这种官员出身大家都知道的差不多,这里就不详细说了。现在主要说一下第三种,这一种说的明白些就是为当朝那些权贵们开的后门,这就是贡生制度。

    明清两代科举出了很多出名的政治家,这些朝廷大佬虽然人品低劣、道貌岸然、衣冠禽兽,但是他们也是人,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出息中进士接任自己的衣钵。但是学习这种东西不能遗传,并不是当爹的是状元儿子就必须能中状元。

    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,不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