阉党二世祖_第七十七章 自生火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七十七章 自生火铳 (第2/2页)

到这胸有成竹,不用怎么改进工艺,只要将动力源换成更加强劲的蒸汽机,马上火枪生产就能上一个新台阶。

    最后马铖从刘本忠这里又要了几十个工匠,这些人都是他要带回去做实验的,等简化工艺后,在全盘接手兵器局。

    马铖在回城的路上去了趟自己的白糖工坊,这里经过这半个月的建设已经可以生产白糖了。在凤阳生产的那一千多斤白糖都已经卖了出去,市场反响很不错,很多商家都预定了下一批的白糖。

    马铖在这里看了看,将从兵器局要来的工匠都交给马顺,让他协助这些工匠在白糖工坊在建一个铁厂。马铖已经想好了,不管什么都是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。蒸汽机最为重要的气缸就要大量的钢铁,还有一点经过马铖询问,明代炼铁竟然不能将铁练成铁水,只能炼成浆糊状,所以才有炒钢法的诞生。

    马铖让这些铁匠先建一个铁厂,自己再看看有没有改进空间,钢铁产量至关重要,如果钢铁不能保证,马铖的工业化完全是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明代在洪武初年就能达到年产一千八百万斤的铁,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第一的。不过明代铁产量虽然第一,但是一些高精端材料就不如西方了。

    明代的钢铁冶炼流程,已经到了规模化、量产化、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。这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,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,用柳木棍搅拌,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,而成熟铁。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,已初具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,既提高了生产效率,又减少了能耗。

    在明代的《天工开物》里面描述的炒铁炉,实际上就是欧洲人在18世纪下半发明的搅炼炉。差别在于,欧洲的搅炼炉,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,以烧去生铁中的碳,最后得到低碳熟铁。而中国使用柳木棍搅拌,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,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,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。藉由这个步骤,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,可以直接炒出含碳量低于生铁,却高于熟铁的钢来,甚至有机会炒出中碳钢与高碳钢。

    此时中国的铁种类定义与后来不同,这时炒铁炉炒出来的所谓熟铁,是所有含碳量2%以下的铁,也就是说,根据后世的熟铁与钢的定义,这个熟铁的意义同时包含了后世的熟铁与钢。只是为温度不够,不管是炒钢或炒熟铁,炒出来的都是半固态糊状钢块、铁块。

    当时中国唯一还没有达到的就是冶炼液态钢水,并因此进行精细的成份调配的程度。因为只有将钢加热到液态,才能自由且精确地控制其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的比例,百锻钢、灌钢,甚至熟铁渗碳钢等都是不可能做到精确调控的。

    最后,只有炼出液态钢,才能够混合其他合金造出合金钢,并且用铸造或者卷轧的方式快速生产钢材。明朝时期的中国已经达到钢铁冶炼的世界最尖端水平,但还差临门一脚,还没有到能够把钢融化成钢水的程度。

    马铖将这些工匠交给马顺,就带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自己家。

    这几天马铖因为新军的事累得够呛,整个新军都是草创。所有事情,从士兵的训练到军营的整修,从武器装备到军服军帽,从后勤补给到每天吃什么都是马铖在管,好在这几天下来军中各级基层军官都已经适应了自己的角色,马铖也终于可以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今天在兵器局待了一天,等马铖回到家中已经快要天黑了。这是近几天马铖第一次回家,在门口马铖问守门的家丁:“老爷在家吗?”马铖是儿子,在明代孝道为先,不管你怎么累回家第一件事就要拜见父母。

    “二爷,老爷正在书房!”

    马铖点了点头将马交给家丁,然后自己去书房给老爹请安。

    书房中马士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,不过看到儿子马铖进来还是笑道:“铖儿回来了,军营中的事安排的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马士英知道这几天这个二儿子很劳累,不过看到以前那个混做的二世祖终于肯沉下心来干点正事了,马士英心中十分欣慰。

    马铖进屋先给马士英行了礼,然后坐下说道:“爹,军中现在已经招了两千人,军服、武器等都已经运到,过几天就要开始正式训练了。今天儿子去了趟兵器局,没想到兵器局火铳生产十分缓慢,上好的自生火铳每月才能生产十杆,儿子的五千人都要装备上,这要等到猴年马月?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