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流民帅_第二十章 迷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章 迷茫 (第1/2页)

    招安好啊!

    虽然明朝灭亡还有十几年,后面还有个南明抵抗了几十年,但是总比流民形式好啊。

    造反的流民头领换了一茬又一茬,最后才有几个人得了善终?

    并且在坏的秩序,也比没有秩序要好。

    流民们造反就是打破了秩序,如果真的能招安,自己背靠种光道和三爸,起码温饱问题应该不大。

    只有一点需要担心,那就是自己的未来在哪里?

    种先生是不会收留自己的。

    按照钟先生的意愿招安后会安排自己读书,还要找门路让自己参加考科举,要走这一条路,明面上就不能跟钟先生牵扯太多。

    头生不愿意走科举这条道路。

    前世读书,他连前十的重点大学都考不进去,这一世要考上科举是绝无可能的。

    这一点自知之明头生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能考上科举的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才。

    一直以来,头生都把科举与语文考试挂钩,经过钟先生时不时的讲授四书五经大学等经文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。

    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;如恶恶臭。如好好色;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
    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至。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。人知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
    曾子曰: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言乎!

    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,故君子必诚其意。

    这哪里是语文?这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大道理啊。而且怎么做,为什么这么做都跟你讲的清清白白。

    让自己不要欺骗自己,就好像自己厌恶污秽的臭味,看见美丽的姑娘就会心生向往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人之常情,但是却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,所以要独处的时候,时刻谨慎。

    而小人在独处的时候,无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。

    头生想到后世的穷凶恶极的犯罪分子,有几个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做下滔天大罪?

    不都是在独处无人的时候,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吗?

    而说到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。说的就是这些小人,见到君子却又躲躲藏藏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,故意显扬自己的美德。

    头生又想到前世看到过的一个新闻,讲一个杀人犯,落网之前对邻居热情,为人和善,就是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直到他落网之后,周围的人们才恍然大悟,原来这个人竟然是穷凶极恶的杀人强奸犯。

    曾参告诫人们,一个人常被十只眼睛注视着,被十根手指指点着,要求自己能不严格吗?

    财富可以修屋,使房屋华美;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,使人思想高尚;心胸体宽,身体自然安适舒坦;

    劝导人们心地向善,同时也指出了小人所在,让人们防备。

    “要想做大事者,必须先学会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,头生,你能控制在自己内心的欲望吗?”

    种光道穿着青色的长衫,低下头看着认真聆听的弟子。

    头生想了想自己前世的行为,茫然了片刻,然后秃废的摇了摇头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