贴身御医_中医常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中医常识 (第1/4页)

    一、中医常识:

    1.气(古代哲学)??在古代哲学中,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,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,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原。?

    2.精气学说(古代哲学)??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,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,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。?

    3.精(古代哲学)??在古代哲学中,精的基本概念有二:①一般泛指气。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,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;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,是构成人类的本原。?4.气化(古代哲学)??在古代哲学中,气化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。?5.精气??乃气中之精粹,是人类生命产生的本原。?

    6.神??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。②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。③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。④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。?

    7.阴阳??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。它既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,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。?

    8.阴阳学说??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,是以阴阳对立统一理论,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沦。?

    9.阳化气??指在阳的作用下,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。?10.阴成形??指在阴的作用下,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。?

    11.阴阳交感??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.合的过程,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。?12.冲气??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。?

    13.阴阳对立??对立:是指处于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、相互斗争。阴阳对立,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、互相斗争,即阴阳制约。?

    14.阴阳消长??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,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,它们在一定限度、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、阳消阴长。维持着相对的平衡。?

    15.阴平阳秘??即阴阳平秘。平,饱满之意;秘,即秘密、潜藏。阴平阳秘,即阴阳充盛,相互潜藏而不外亢。

    阴阳互根??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、相互为用的关系。即阴依存于阳,阳依存于阴,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,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。此外,还含有共同促进、共同衰退之意。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。?

    17.阴阳转化??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,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,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,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。?

    18.重阴必阳??指阴阳转化的机制。重,有程度深之意,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。谓阴气过甚,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。?

    19.重阳必阴??指阴阳转化的机制。重。有程度深之意,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。谓阳气过甚,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。?

    20.阳胜则阴病??阳,指阳热;阴,指阴/液。阳胜则阴病。是指阳热偏盛,必消耗阴/液而出现各种伤津、伤阴的病证。?

    21.阴胜则阳病??阴,指阴寒;阳,指阳气。阴胜则阳病,是指阴寒偏盛,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。?

    22.阳病治阴??阴偏衰产生的虚热证(阳病),治疗当滋其阴(治阴)。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.此即阳病治阴。?23.阴病治阳??阳偏衰产生的虚寒证(阴病),治疗当壮其阳(治阳),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,此即阴病治阳。?24.阴中求阳??治疗阳虚证时,在补阳剂中,适当佐以补阴药。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。?25.阳中求阴??治疗阴虚证时,在补阴剂中,适当佐以补阳药,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。?

    26.阴损及阳??当阴.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累及阳气,使阳气生化无源。导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。?

    27.阳损及阴??当阳气虑损到—定程度时。就会累及阴.精,使阴.精化生不足.导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。?

    28.五行??即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。?29.五味??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种味道。?30.五液??汗、涕、泪、涎、唾五种液体。?31.五色??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颜色。?32.五官??目、舌、口、鼻、耳五个感觉器官。?33.五体??机体的筋、脉、肉、皮毛、骨五种形体组织。?34.五志??怒、喜、思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